阅读 |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我们在不可能征服的痛苦面前变成了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石块、爬上山顶。

一点小话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今年年初。当时这本书就已经足够在我心里占据很高的位置,不过是在 tl 上回复了 board 的一位 fedi 友对双相相关书籍的推荐让我重新想起这本我认为所有人都值得一读的书、以及后一天的 CPTSD 情绪闪回让我重新翻开它。

这本在我心里的地位是绝对高于所有其它“科普类”读物的。 我真的很喜欢这本…在被问到很多问题的时候都能直接打开这本书找到一些片段直接递上…
感觉很少见这种从病患本人视角出发的、纯粹情绪的、着重描写苦痛的作品,与几乎泛滥的康复调理类相比感觉这才是在精神疾病相关叙事中真正有用的。
并不是说前者没用,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病患们痛苦的究竟是什么,而这些作品只能提供一个解题公式。病患自己都要因为个体差异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议们作出改编,没有对这些“前提”的深入了解再会背公式也是白搭;更何况人不是 chatgpt 只会说套话,人会自以为贴心地往这些公式里强行套入自己的错误的理解,最后完全适得其反。
我觉得让大家明白病患的“痛苦”,要比让大家学会那些“如何提供帮助”要实用一百倍。

我有述请障碍。对我来讲阐述自己的痛苦无异于盲人摸象。从患病至今除开疾病本身(抑焦双\诸如此类)的折磨,还有“大家都是这样”。
甚至这句话本身在我心里的意思和非障碍人士所能感知的都是不同的。
因为对非障碍人士来讲,这句话是对 ta 们本身的痛苦的抹消。但对我来讲,这句是健全人对我所阐述的一切的唯一能够产生的认知。 ——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的语言在告诉所有人,我的痛苦不足挂齿。

所以在这本书中读到那些文字的那一刻是被击中的。用流行语言来讲就是“摄拆懂”。
我的痛苦是存在的、不是独我一份的、是能够用语言来表述的——虽然我不会。
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不原谅也没关系》等一众书籍从来没能带给我过的。

下面放了一点书摘。

书摘

本书中的术语

  • 使用“精神病”这个术语,是为了强调其作为疾病的实际危险性与现实破坏力:未能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的精神病如何加重并逐渐掌控一个人的人生,夺走他已经拥有的一切,阻断他与周围的关系,导致他对以前的兴趣爱好变得毫无感觉,最终自我封闭,不见任何人。

第一章 就算失去一切,我也会坚持到最后

  • 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委屈。别人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也就是课堂出勤、上下班、吃饭、喝酒、睡眠等,对我而言却是与伴随着恐慌、躁狂和抑郁的所有身体症状作战。
  • “为什么每天都想死?”这是我每天都在试图回答的问题。
  • 做得不足的是他们,但是我也无法向他们传达这种痛苦,这令人感到绝望。

第四章 抑郁症:像猫咪一样生活

  • 假设好不容易洗了个澡,但是毛巾脏了,地板上的垃圾沾到了干净的脚掌上。从那一瞬间开始,抑郁症卷土重来,前功尽弃。
  • 但是不要直接质疑“你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说话这么慢?”“哪里不舒服吗?”这种提问方式会刺激患者。患者会认为自己表现出来的症状遭到了指责。
  • 请吃一顿饭、买一杯饮料的安慰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 不要说出抑郁症患者已经知道的事实,比如“最近长胖了”等。不过,这似乎很难做到。(笑)抑郁症患者已经非常痛苦,而这句话无异于是在说“我不想继续与你来往了”。
  • 不要问他们“你想做什么”,因为他们很难具体说明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想看什么?你想听什么?你喜欢什么温度?”以这种方式进行具体的提问,就可以找出患者想去的场所。
  • 你的目标不是重新获得以前的能力。你不是面临暂时性障碍、想要恢复技能状态的患者。你已经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
  • 只要动起来就可以,像猫咪一样吃好、睡好,就已经很棒了。

第六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悲哀

  • 因为对他们而言,冲动不只是一次激烈的爆发,而是自己必须紧握不放的能量。他们像等待彗星一样等待冲动的到来。
  • 尤其是同时患有BPD和抑郁症的病人,到了重症时期,对他们而言,自杀甚至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调弦的人

  • 还有,就算重大犯罪不一定源于精神分裂症,但是只要得知相关事件的加害者曾经患过精神分裂症,就好像已经公布了事件的所有因果关系一样。这并不是说“因为他们是精神病患者,所以犯罪不是错误”,而是说,精神病不是犯罪行为的“最后一块拼图”,不要为了让案情显得完整而把精神病污名化。
  • 我觉得疾病会在过去的回忆里生长,所以我清理了回忆,想把一切删除掉。与其说是构建新故事,不如说将故事消灭了更贴切。

第十一章 抑郁症康复指南

  • 这种重症患者已经熟悉了痛苦(自残或者自杀念头等),所以在痛苦状态下会感到舒适。
  • 有的抑郁症患者只有生活中经历不幸、矛盾或者悲剧,才会感受到“活着的感觉”。
  • 患者并没有因为收拾了衣服而感到任何成就感,反而因为之前未能整理衣服而感到自责。

第十四章 如何处理财务问题

  • 如此挥霍的底盘是自己的生命,等手里的钱全部花光(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就打算结束生命。已经足够幸福过,拥有了想拥有的一切,现在没有任何怨恨,只要去死就可以了。他认为自己的这个结论非常正确。
  • 他们感到绝望,不是因为当前身处绝境,而是因为他们确定,不论赚钱还是借钱,生活都不会有任何起色。他们面临这种站在悬崖边的贫困,自然容易患上思维障碍等精神病。
  • 贫困的患者看起来情绪单调,基本整日躺在家里,看视频或者上网。他躺着喝水、吃饭,去完洗手间又立刻回来躺下,绝望包裹着他。他没有想做的事情,不愿考虑未来,讨厌面对现在,不,讨厌面对一切。如此一来,精神病愈发加重。
  • 贫困纠缠着你,告诉你没钱所以不能吃饭(如果患有进食障碍,则这种情况愈发严重),不能去任何需要花钱的地方。
  • 长期贫困的精神病患者,会感觉疾病渗透到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乃至全部生活。

第十五章 如何适应学校与职场生活

  • 这个过程越散漫,你越有可能搞不好出勤。从早晨起床到坐在教室里,你必须熟悉这个过程,做到流水一样一气呵成。这和抑郁期的生活计划一样。起床—吃药—去洗手间—洗漱—穿衣服—出门—坐车—走路—到达学校—进入教室,你应该创建这个长长的计划表并严格执行。这个过程只要反复一两个月,身体就会习惯这一切,逐渐变得舒适。在校园空间里,每个人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路线。你完全可以选择一条无人的线路,顺利到达教室。
  • 如果感觉“自己的”时间被掠夺,会让你生气,加快疾病发作。
  • “我当然可以做到。”“失败只是因为那些小错误。”“只要状态变好,重新尝试一次,就能成功。”很多患者像这样强调自己的状态不算太差,想要再次挑战。但如果挑战失败,就自我贬低,认为自己无法抓住机会,没有活下去的资格。这种态度真的对我们有帮助吗?

第十六章 进一步了解药物

  • 因为服药而产生矛盾,最终受伤的可能只有我们自己。
  • 医生这样的专家面前,他们或许会被说服。不过,一旦出了医院大门,他们很可能会立刻忘掉这一切。

第十八章 关于自我的记忆

  • 渐渐地,某种记忆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被封锁后不再提起。某种记忆已经遭到污染变色,不再引起“心理波动”。
  • 死的患者太多,简单一句“想死”无法表述复杂的心情。虽然把“死亡”挂在嘴边,但是心里明白这种表达其实毫无分量。你所谓的“想死”,已经成为一种通用表达,甚至一种口头禅,变得像撒娇一样可爱起来。患者感觉到的那种令人感到绝望的、独特的“想死”的心情,其实无人知晓。
  • 几年之后,他开始按照顺序重新阅读自己的记录,然后在巨大的绝望中陷入了深度抑郁。他说这是一种“被(记录)重击”的感觉。他发现自己的记录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没有控制也没有头绪,只看到疾病在狂舞。
  •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改变现状,永远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但是,就算记录不会拯救我们,不会为我们打开任何一扇门,就算记录会失败……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为了生存而组建自己的记忆。尽管如此,尽管如此。

第十九章 关于自残的那些事

  • 把自残看作是某种流行,或者精神病的前兆、越轨行为、压力表现等,都无法使人完全理解自残。我们要揭露的不是自残多坏、多危险,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而是自残者如何认知自我,探索这种认知会产生什么谬误,有什么表现。
  • 自残让我们两次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第一次是确认肉体的存在,第二次是确认自己的心情可以康复。如果自残导致身心发生变化(留下了瘢痕、产生精神快感),这就像是打通了一条往来于肉体与精神之间的铁路。自残让你可以掌握肉体,伤痕累累的肉体的存在减轻了自己的无力感。
  • 长长的刀痕或者针脚状的伤痕,全部都是在这个痛苦的世界中认知自己肉体的象征。我们通过自残,填充肉体与精神痛苦之间的鸿沟。
  • 你可能会觉得自残的感受难以用语言来说明。自残位于极度空白的领域,无法描述情绪和状态,也无法进行分析和说明,但也许这样反而更好。核心是,不论以什么形式自残,都是为了减轻痛苦。你的内心显然非常痛苦,认为自残可以减少这种痛苦,所以才会持续自残。
  • 他们将这种行为称为“自残秀”“时尚精神病”,不去关注其中迫切而严重的痛苦,单纯将其看作一种“扰民”行为。
  • 药物自残像做实验一样,你能够以种类、用药量等数字来表达未能数值化的痛苦,却也会被带去一个没有退路的地方。
  • 对于自残者来说,世界是模糊的,分不清是想象还是现实,不确定是不是真实存在的物理世界。他们无法向任何人描述自己的自残,或许也难以被理解。因此,如果有一百个自残者,就会有一百种自残的方法,以及无数种引发自残的情绪。

第二十章 写给想要自杀的人

  • 如果你自杀了,从那一瞬间开始,你的故事就成了大家的所有物。所有人都会误解你。他们以好奇的名义,突然想要了解你,了解你的遗言内容、死亡原因与过程。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或许是永远。有人相信可以找到关于你的真相,有人想要把你埋在记忆里,你只是存在于这两种人之间而已。
  • 比如,确定一个特定时间或者事件,制订明确的自杀计划。这样做的危险在于,不仅执行力强、成功率高,而且患者会彻底相信“死亡日程”并付诸行动。由于这种想法轻易不会向他人透露,所以时间越久,就越接近死亡。当计划向他人暴露并被阻止时,就像真的自杀过的人那样感到空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归现实与社会。
  • 自杀者的“隧道视野”,是指当事人认为自杀是唯一和最佳的选项。这也是严重抑郁症或者精神病患者的共同点。而且,这个逻辑过于理所当然,他们会认为只要给予最少的提示,其他人当然就会明白。他们没有明确说出口,却认为对方已经了解了自己的意思。但是,从他人的立场来看,会对这种突兀的话题感到慌张,对此表示疑问:“你为什么自杀?就因为那个吗?”这种反应会使打算自杀的当事人感到挫败,再次下定决心自杀。
  • 因为自杀意念不再是自发萌芽,而是直接倾袭下来。这便是人们倾诉的自杀意念的第一个令人痛苦之处,被一些情不自禁的想法支配,焦虑不安。第二个令人痛苦之处来自慢性自杀意念。关于未来,除了自杀之外想象不到其他内容,自杀自然就成了日常生活的前提。不同于情绪强烈波动的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的当事人已经把所有的结论与自杀连接,对生活没有丝毫热爱之情。最不幸的是,还有人会同时感觉到这两种痛苦。
  • 患者常常认为,自杀是一切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脱离社会与所属群体的人,人际关系遭到破坏,不断经历失败、康复无望,从他们的立场而言,回归社会成为“正常的一员”的要求十分荒唐。他们觉得这根本不可能,为什么别人就是不明白呢?想要自杀的当事人无法理解这一点。比起不确定地复活过去的苦难,他们认为自杀才是明智的选择。他们认为自己遇到的障碍不是暂时的,选择自杀是一个永久而合理的解决办法。
  • 不过,我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网友云淡风轻地说出“想死”,却很难猜出其严重程度。“想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巨大而模糊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哀叹着“想死”。其中,有人确认自己的痛苦属于某种社会潮流,因而逐渐好转,也有人在自己的自杀意念被解读为“随大流”时,情况更加恶化。
  • 恐惧的想象会把未来拉近,近到那种痛苦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 因为未来必须承受更加沉重的痛苦而选择自杀的人,其比例高于因为过往的痛苦而自杀的人。
  • 想自杀的人,应该会有很多想要消除的东西。从自己开始,到特定的时间,某个事实或者记忆等。不过,最终消除的只有自己。因此,即使活下来,也无法和过去一样生活。过去的那个自己,永远留在了那里。
  • 尽管已经自杀的当事人并不知道,但一个人自杀之后,会有各种流言不断传播、发酵。人们会好奇他为什么自杀,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想寻找他自杀的责任所在,指控其自杀的催化剂。人们还想知道死者的遗言,并追踪他的童年。他们说,这是为了寻找真相。但是,如此寻找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吗?可以得到确认吗?确认之后,又会怎么样呢?任何事情都无法成为真相,对于死者而言,什么也无法确认。
  • 独自哀悼,意味着你要独自守护对自杀者的心意,想象着关于那个人的拼图逐渐错位、消散,熟悉的场景、共同度过的时光片段被卷走,一起愉快分享的故事、微笑的瞬间、安静度过的时间,全部慢慢被侵蚀,像褪色似的,慢慢被稀释。

第二十一章 两个患者的“孤岛恋爱”

  • 孤岛恋爱十分悲壮,似乎会拥有对方的一切,牢记对方的每一个细节,仿佛自己是这个人最后的支撑。

第二十三章 对精神病患者的支持要素

  • 我们在不可能征服的痛苦面前变成了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石块、爬上山顶。
无数渺小的思考构成了人的一生。


©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